(失效)2021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要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按照“聚焦一个首要任务、抓好两件大事、做好两个统筹、推进‘两区’建设”的总体思路,稳中求进、守正创新,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努力创作优秀文艺作品、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首都文化和旅游工作开创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一、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

强化理论武装。深化党的理论武装,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充分发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带头作用,健全学习制度,完善学习机制,持续提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质量。组织系统党员干部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著作和理论读物,自觉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想问题、做决策、干工作的根本遵循。认真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文旅领域法治建设。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市政府系列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研究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工作举措,切实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指导文化和旅游实现首都发展、高质量发展、融合发展的实践遵循和思路举措。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结合起来,推动规划编制工作成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实践举措和具体行动。

二、突出抓好庆祝建党100周年和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两件大事

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全力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和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答卷。

唱响时代主旋律。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开展主题艺术创作,做好新编京剧《李大钊》《许云峰》的加工提高工作,支持创排管弦乐作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昆剧《国风》《林徽因》、话剧《香山之夜》、舞剧《五星出东方》及歌剧《青春之歌》等剧目。开展“建党百年北京主题美术创作”“百剧百人庆百年展演活动”和“建党百年昆曲经典剧目巡演”,气势磅礴地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依托全市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营造喜庆热烈的节日氛围。依托第十九届“群星奖”参赛作品筹备,抓好群众文艺作品创作和演出,自觉弘扬民族精神、汇聚中国力量,激发首都市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发展红色旅游。围绕建党100周年,充分挖掘和利用首都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依托北大红楼、卢沟桥——宛平城、香山革命纪念地等,开发红色旅游主题产品,推出“红色+”经典旅游线路。组织系列红色主题活动,继续举办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编制《红色旅游线路设计与资源手册》,开展红色旅游资源宣传推广。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讲好红色故事,推动红色文化薪火相传、与时俱进。

做好服务冬奥相关文化旅游工作。组织好“城市文化广场”项目,承担2022年北京冬奥城市文化活动组办公室工作,组织各成员单位、各区开展冬奥主题城市文化活动,提供文化志愿服务。持续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在住宿服务保障、奥运题材艺术创作、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冰雪文化旅游产品线路开发等方面服务冬奥会,为办好一届成功的冬奥盛会而努力。

三、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文旅高质量发展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及时更新和落实好等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演出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娱乐场所、图书馆、文化馆、综合文化中心(室)、美术馆、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户)、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文化和旅游场所疫情防控指引各项要求。坚持“限量、预约、错峰”的管控措施,持续加强对文旅领域疫情防控的督导执法检查,坚决堵塞疫情防控漏洞。继续研究对文化和旅游领域企业的扶持政策,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生产经营秩序全面恢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高标准做好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

四、不断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

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营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激发文化和旅游市场活力。

深入推进文旅领域“两区”建设。扎实推动全市文化和旅游领域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印发并实施《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两区”建设工作推进方案》,落实推进政策落地、赋能区域发展、提振入境游市场、促进项目落地、健全保障机制等五方面措施。重点鼓励支持在通州文化旅游区举办国际性文娱演出,扩大政策服务范围。优化艺术品进出口贸易通关服务,高效做好艺术品进出口环节的内容审查。

加强顶层设计。高质量编制好《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北京旅游中长期规划》。积极推进《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立项论证的准备工作。研究制定《北京市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和北京传统工艺目录。修订《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制定核心区旅游降密工作方案和核心区旅游大客车治理方案。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意见》,构建和完善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五、着力推进首都文艺舞台繁荣发展

充分发挥文艺引领时代风尚、鼓舞人民前进、推动社会进步的号角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保持引领全国文艺繁荣发展的大格局、大气象。

搭建展示平台。举办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为京剧艺术节永久落户北京奠定基础。开展2021中国戏曲文化周,持续打造中国戏曲嘉年华。开展2021年“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圆梦中国•春苗行动”优秀少儿题材剧目展演、“北京金秋优秀剧目展演”,搭建优秀剧目的展示平台。继续开展“首都市民音乐厅”公益精品演出。配合做好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相关工作,组织筹备2022年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研究整合文旅资源,推动旅游驻场演出健康发展。

强化全链条扶持引导。运营好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完善基金项目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基金推进文化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加强剧目排练中心运营管理,建立、打造排练中心优秀的戏剧文化品牌。创新剧院运营服务平台工作机制,推出更多优秀的剧目、高质量的演出。

六、持续提升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效能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落实《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指导朝阳区、东城区、海淀区、石景山区做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管理和提升,加快推进密云等区建设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深化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提高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水平。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委托第三方对街乡综合文化中心服务效能进行评估。

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发挥市、区、街乡、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主阵地作用,开展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举办“逛京城、游京郊——‘5·19中国旅游日’线上云游北京”活动,集中宣传推广北京旅游资源。办好第三届“全民艺术普及月”,提高艺术普及的覆盖率。广泛开展“百姓周末大舞台”“周末场演出计划”“农村文艺演出星火工程”等公益惠民演出活动,继续做好惠民低价票补贴工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设施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利用数字化手段,完善公共文化产品配送供给体系。加强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古籍资源、“北京记忆”等经典特色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北京数字文化馆平台,扩大平台应用功能。

夯实公共服务基础。加强旅游景区厕所革命工作,指导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改造,开展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考核。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积极探索无障碍预约服务。扎实开展智慧旅游工作,完善北京智慧旅游地图,加快推进“一键游北京”智慧文旅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进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建成北京市文化中心;北京画院改扩建完成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吉祥戏院实现开张运营。推进北昆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建设。

七、深入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挖掘文化遗产背后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加强研究阐释利用,努力将其转化为坚定文化自信的宝贵资源。

促进保护成果转化利用。组织开展北京市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核查评审工作。依法鼓励和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为国家级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发放补贴。开展2022年度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积极推进市级非遗保护资金建设,加强对非遗保护传承利用的扶持力度。出版《北京中轴线文化游典》,编辑出版《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5册)、北京市长城文化带非遗与旅游相关书籍。继续推进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

在文旅融合中展示非遗风采。突出“流动的文化”特色,举办北京国际非遗周暨京津冀非遗联展,以百年非遗的丰硕保护成果为建党百年大庆记载丰功伟业。以“和顺致祥·福满京城”为主题,组织“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开展第五批国家级、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宣传展示和非遗主题游推荐体验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文旅部组织的“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等各类非遗展示和在线传播活动。

提升北京非遗保护传承能力。推动我市相关非遗项目积极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加强老字号传承创新,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实施2021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举办北京市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班,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举办北京市非遗保护工作人员培训班,提高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非遗工作水平。举办首期北京市街道乡镇非遗保护管理工作人员培训班,提升非遗保护工作者的履职能力。

八、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稳定发展

坚持首都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紧紧扭住文化和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旅游供给体系对北京品质旅游需求的适配性,不断增强旅游驱动服务能级。

创新打造文旅产品体系。深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扩大优质产品供给。继续实施“漫步北京”“点亮北京”“畅游京郊”行动计划,持续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助力北京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研究促进出境旅游消费回流的政策措施。举办第二届北京网红打卡地评选,推出核心区和中轴线文化探访线。加快推动京郊旅游产业发展,落实促进京郊民宿发展指导意见,开展乡村民宿等级评定工作。实施乡村民宿餐饮提升工程,研究制定《北京市乡村民宿餐饮文化提升工作方案》。开发“三个文化带”旅游资源,推出适合北运河游船游、骑行游、自驾游的旅游线路产品,推出一批全新的长城主题旅游线路,围绕挖掘“北京之源”文化内涵打响京西国际旅游新线路品牌。统筹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展示工作。创新文化旅游、冰雪旅游产品供给,打造100个文化旅游体验基地。开发具有北京特色的工业旅游产品,支持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工业科技旅游示范区。做强做大“北京礼物”品牌,举办2021年“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大赛。

深化文旅产业平台建设。做好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旅游专题展的策划、组织和展览工作,推动旅游服务贸易多边和区域合作,发展旅游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活动,继续举办“动漫北京”、“中国(北京)演艺博览会”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推进北京旅游资源交易平台和京郊旅游投融资平台建设,做好2021年京郊旅游保险投保续保工作。加快完善旅游融资担保服务体系,推进北京旅游发展基金退出清算工作。做好2021年度旅游投融资推介,推动重点旅游项目加快落地。

九、优化文化和旅游市场环境

加快完善文化和旅游治理体系,提升文化和旅游综合治理能力。提高行政执法能力,优化文化和旅游市场环境。

加强行业监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激发文旅市场主体活力。稳妥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全程网办,提高审批效率和办事便利化程度。起草制订行业规范标准,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开展景区等级、饭店星级评定与复核工作,按照文旅部统一部署启动旅行社等级评定,全力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住宿业管理体制机制。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和“光盘行动”,牵头完成好市生活垃圾分类指挥部文旅商务组各项任务。推进文旅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调整充实旅行社电子行程单系统,督促等级景区建立健全预约制度。加强对导游等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培训,举办全市导游员、讲解员技能大赛。支持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构筑稳定有序的市场环境。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等手段,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专项治理,保持文化和旅游执法检查的规范化。高压整治以非法“一日游”为重点的黑旅游,加大对旅游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与市相关部门和各区沟通协作,完善旅游执法协作机制,构建首都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新格局。严格依法依规办理各类涉旅案件。继续加强北京小剧场演出内容和大型演出活动等的现场监管,维护演出市场良好秩序。稳妥处理涉文旅投诉,落实有诉必接、有案必查、接诉即办要求。

稳妥做好安全与应急工作。完善落实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文化和旅游安全宣传培训。推进落实全市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社会旅馆安全风险评估、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投保等工作。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提质增效,提升信息化建设质量。推进行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开展等级景区、旅行社、文化娱乐场所隐患排查治理。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强化应急值守。加强文化和旅游大型活动、假日旅游安全服务保障工作。

十、做好新形势下国际文化和旅游交流交往

对接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持续优化面向国际的文明交流和旅游交往软硬件环境,提升国事服务保障能力,积极培育文化和旅游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和旅游国际影响力。

创新举办品牌活动。首次在线上举办2021年芬兰、爱沙尼亚、希腊、爱尔兰“欢乐春节”,共庆中国新春佳节。在北京举办牛年生肖主题快闪、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展示北京的文旅资源和当代城市风貌。线上线下结合举办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推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举办第二届“北京国际运河艺术周”,推动运河城市间的友好交流与交往。举办2020北京·平谷世界休闲大会、2021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北京香山旅游峰会、2021北京新年倒计时等活动。运营好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基地,开展“京剧文化之旅”、“驻华使节艺术沙龙”、小剧场戏剧节等专题活动。完成雅典中国文化中心装修改造工作,实现正式运营。

做好入境旅游推广。提前谋划利用冬奥会举办契机有序恢复和提升入境旅游的工作方案。维护、巩固入境旅游海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举办“长城好汉”等推广活动。带领业界做好入境游产品研发与推广,组织海内外旅行商及媒体在北京体验新线路、新产品。持续做好境外新媒体运营工作,将“文化+旅游”的直播形式打造成城市形象海外传播的新亮点。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适时赴迪拜世博会举办北京文艺演出、非遗展示、城市形象宣传等文化旅游推介活动。

十一、推进文化和旅游区域交流合作

进一步加强北京与外省市、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地区的文化旅游区域交流合作,助力受援地区巩固扶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

务实开展区域合作和对口支援。巩固强化“9+10”区域合作机制作用,举办区域房车巡游活动。做好外省市来京学习考察宣传推介的协调,积极参加外省市文化和旅游节会活动。持续发挥北京文化旅游合作促进平台作用,适时举办平台大会及组织系列主题活动。积极开展受援地区文化旅游人员培训。依托在京举办的各类节会活动,宣传推广受援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展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春雨工程”,扩大北京优质文化资源辐射范围。

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继续发挥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工作协调机制作用,组织编制发布《自驾驿站建设服务规范》。整合京津冀文化旅游产业资源,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加快推动京津冀文化旅游市场一体化,持续推进试点示范区建设,组织联合推广宣传活动。做好文旅资源开放工作,开展文化旅游科普体验活动。加强京津冀三地的群众文化区域联动,继续办好京津冀歌手大赛等文化活动。协调推进环球主题公园项目建设和运营筹备工作。推进重大文旅设施建设,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剧院项目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十二、强化全面从严治党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推动局党组、党支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化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探索推广“党支部工作法”,打造系统特色党支部品牌。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全面从严治党考核等工作。抓好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党建)考核反馈问题的整改。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大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度。加大对“三重一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导,保证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坚持民主集中制,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抓好身边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督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加强监督执纪问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局党组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把首都文化和旅游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在宣传报道、艺术创作、思想教育等各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阵地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有序开展宣传舆论工作。聚焦建党百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启现代化强国新征程重大主题做好宣传工作,让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组织媒体对全市文旅领域开展的重要工作、重大活动等进行宣传报道,及时在各媒体平台发出文旅声音。围绕“逛京城、游京郊”主题,加强主动宣传策划。适时策划推出“直播、云游”等宣传活动。做好国内旅游展会参展工作,加大文化旅游资源推介力度。

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加强领导班子政治建设、干部政治忠诚教育、干部政治素质考察,以及对干部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况的监督。突出德才兼备,突出素质培养,突出严格管理,突出激励保护,扎实做好新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继续举办处级干部培训班、青年干部培训班,持续推进品牌项目“北京文化和旅游大讲堂”,着力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