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年 写福字

——西城区第二图书馆“诗书画印社区行”系列活动


2019年12月25日下午,由西城区第二图书馆主办的“诗书画印社区行”系列活动再次走进海棠书斋一楼文化讲堂,由翰承书院院长姚欣然为读者讲述“康熙与天下第一福”,并带领读者一同迎新年、写福字。

福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不是物质满足,主要是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福”乃“福、禄、寿、喜、财、吉”六大吉祥之首,“求福、纳福、惜福、祝福”又是各种文化现象的概括和代表。福在过去是指“福气”、“福运”,而现代人对福的理解是“幸福”。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中国的老百姓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企盼福气的到来。

此次讲座,我们与周边社区百姓一起“迎新年 写福字”,课上欣然老师首先介绍了康熙帝的生平,接着讲解了康熙帝与孝庄太后“承帝事”请福续寿的书法来历和恭王府“福字碑”的历史典故,并对于“天下第一福”的写法进行详细的解说。“天下第一福”的“福”字在写法上暗含“子、田、才、寿、福” 五种字形,寓意“多子、多田、多才、多寿、多福”,从书法角度看,将数个字合为一体却流畅自然,已属罕见,更为珍稀的是,这也是世上惟一的“五福合一”、“福寿合一”之“福”,它又被称为“长寿福”和“天下第一福”。其中的“田”字尚未封口,因此是鸿福无边、无边之福。体验环节,大家挥毫泼墨写出了自己的“福”,希望通过自己书写的“福”字,寄托我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2018-12-25迎新年 写福字——西城区第二图书馆“诗书画印社区行”系列活动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