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非遗助改造 点亮新生路

近日,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精心挑选并组织区内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走进高墙之内,在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潮白监狱的文体活动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展示交流活动。此次活动的举办,标志着“非遗融入改造生活 文化点亮希望新生”主题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且活力充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长期以来,为了能将这些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东城区开展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合作。特别是在拓展非遗应用场景和构建非遗社会生态方面,通过“非遗+”与“+非遗”的双向推进,让非遗融入了越来越多现代人的生活。

此次将非遗项目带入服刑人员的改造生活,就是在拓展非遗社会功能多元化、服务特殊群体方面开展的一次有益实践。期望借助此类活动,能为服刑人员带去精神文化层面的关怀与帮助,让他们切实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促使他们更好地反思过往、展望未来。

在启动仪式上,潮白监狱向参与活动的非遗传承人颁发了“爱心帮教大使”聘书。活动现场,服刑人员纷纷积极踊跃地参与其中,他们尝试着绘制鼻烟壶、捏塑面人,更有人还拿出了自己此前制作的风筝、毛猴等作品,诚恳地向传承人进行请教。他们表示,在学习非遗技艺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有助于培养耐心、细心和专注力,更能切实掌握一门技能,为日后重新融入社会、开启全新的人生打下一定基础。

未来,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与潮白监狱持续深入开展合作,甄选更多适宜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加入到活动之中,在兴趣培养和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共同探寻非遗在特殊环境下的更多可能性与潜在价值,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文化传承、教育矫正、心理辅导和社会融入等功能于一体的典范样本。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非遗将成为服刑人员改造道路上的明灯,引领他们迈向新生。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者,也将为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有机融合、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