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文化广场
昌平
时逢一年一度新春佳节,又迎北京冬奥举办盛日,这注定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壬寅虎年。在昌平区冬奥文化广场上,当吉祥喜庆的中国红,遇上激情飞扬的冰雪白,人们“说冬奥、唱冬奥、看冬奥、迎冬奥”的热情被点燃。身披“双奥之城”的无上荣耀,百万昌平区市民与全北京市民一道、与全国人民一道,以家门口的冬奥文化广场为基地,再一次亮出北京欢迎你的口号,笑迎世界来客,共赴冰雪盛宴。
一、冬奥文化广场建设
昌平区冬奥文化广场位于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北侧广场,占地2585平方米,具备“五项主要功能”:即安装有户外大屏可做赛事宣传,设立中央舞台可举办露天演出,制作配套展区可开设主题展览,规划品牌专区可作奥运商品售卖,提供饮食、安保、医疗、急救、防疫、停车等全面场地服务。
昌平区冬奥文化广场还设有冰雪互动区和冬奥展览展示区,分别位于广场的西侧和西北侧。冰雪互动区由4组旱地冰壶及8组桌面冰壶球组成,可同时容纳24组家庭进行项目体验。冬奥展览展示区由两组冬奥吉祥物及两套造型展墙组成,作为时下最流行的IP形象,冰墩墩和雪容融的展示区一直成为回天居民的打卡热点。
通过冬奥文化广场的建设,营造浓厚的冬奥节日氛围,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北京冬奥会理念,对于全面宣传、展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城市文化特色都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期间,广场大屏幕实时转播冬奥赛事,每天举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参与冬奥活动,体验冬奥魅力,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另外,冬奥文化广场的建设,还有效地完善了回天地区文化服务设施,进一步拉动区域文化娱乐业的消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昌平区冬奥文化广场与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的定位功能内外呼应,在文化中心内进行创作、生产、孵化,在文化广场中进行招募、公演、展示,将创作中心、艺术中心、活动中心与节日广场、文化广场、演出广场贯通联合,形成“三个中心”与“三个广场”的共生状态。昌平区冬奥文化广场可以弥补文化中心原有运营功能的不足,为文化中心补充了餐饮服务、宣传展示、户外公演等相关配套功能,并为已经和即将开展的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提供有力的设备保障。同时,还可以辅助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提高对附近街道及社区内社群社团在演出需求方面的场地支持,定期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群众文化表演活动,为“回天”居民打造一个集文体融合、艺术、休闲、娱乐、交友于一体的,家门口的高品质文化生活空间。
二、冬奥文化活动
昌平区冬奥文化广场于1月1日起对外开放运营,按照“适时适度、逐步升温”的原则,进行了系列活动的组织和策划。按照活动时间线划分,系列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预热阶段、冬奥会赛事期间、冬残奥会赛事期间。其中,预热阶段每周组织一场文艺演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期间每天将组织两场文艺演出。
自试运行以来,昌平区冬奥文化广场已组织开展了多场迎冬奥系列文艺演出活动,冬奥会及冬残奥会举办期间,平均每天举办两场,来自北京市18支文艺院团的专业及非专业演出团队,带来主题歌曲、舞蹈、儿童剧、木偶剧、相声、魔术、杂技等艺术门类87场演出。
冬奥会赛事举办期间,恰逢春节,带着浓烈年味,冬奥文化广场活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彰显北京城市文化的特殊魅力。昌平区冬奥文化广场组织开展了《最美昌平》主题展、《回天过大年》系列主题等,将冬奥主题与昌平区文化特色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新时代新风貌。
三、一个长在社区生活里的文化艺术中心——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
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位于昌平区天通中苑,由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负责,属于“回天地区”三年行动计划的一部分,总面积3.5万平方米,覆盖天通苑北、天通苑南、东小口镇,辐射整个“回天”及周边地区,服务人口超过40万人,有效填补“回天”地区文化设施不足,满足“回天”地区市民文化需求,成为昌平区文化新地标。
文化中心致力于打造“社区书店、社区图书馆、社区美术馆、社区艺术中心、社区影剧中心、社区学习中心”六位一体的城市公共文化综合体示范平台,同时作为回天地区的“城市文化心脏”和品质文化内容生产的“中央厨房”,与镇街、社区级文化中心联动,构建三级联动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并在此基础之上,探索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运营的“公益与商业融合(社会化运营)”新模式,探索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与基层社会建设融合创新发展的回天样板。
在空间布局方面,整个文化艺术中心包含实体书店、图书馆、艺术培训中心、展览展厅、美术馆、中大型影剧院、文创孵化园等主要业态。
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自试运行以来,累计承接64支社群社团开展排练活动和文化演出共计385团次,平均每天4团次,大型文艺汇演12场。讴歌时代精神,传递正能量,真正实现了长在社区,充分服务社区。如站在党旗下、建党百年展览、党日启动仪式、红色读书沙龙、唱响国粹京剧、红色交响音乐会、“百年有我,全民点赞”,以这样贴近居民生活的方式,传播党的文化和历史,无论是老一辈,还是年轻一辈,都竖起了大拇指。
天通苑文化中心结合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联合回天地区优秀的文化创作人,打造出《我们的节日——社区音乐会》《回天跨年》等一系列文化产品,辐射回天周边地区,服务人口超过40万人,极大丰富了回天地区居民文化生活需求,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好评和广泛赞扬,荣获“北京市文化旅游体验基地”“2021北京网红打卡地”“大众点评・北京市文化艺术好评榜”第二名等殊荣。
此外,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全年发布媒体文章50余篇,全年发布推文199篇,累计阅读量近30万,推文累计被分享18990次。文化中心项目获得了人民网、新华网、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新京报、澎湃新闻等权威媒体报道共计87篇次。
未来,一场场深度融合市民需求的文化活动将在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有品质、有温度的文化艺术内容将不断滋养社区人,凝聚回天自己的社区文化精神,将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打造成一个名副其实的长在社区生活里的文化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