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召开文化和旅游市场“6+4”一体化综合监管工作研讨会

为落实《北京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北京市创新和加强事中监管构建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工作方案》有关要求,加快推进旅行社、星级饭店、等级景区、在线旅游平台、营利性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等五种业态依法构建“6+4”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的试点工作,高质量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3月8日,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召开了文化和旅游市场“6+4”一体化综合监管工作会。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同志出席并主持会议。市教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园林绿化局、市委网信办、市城管执法局、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市消防救援总队、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上,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场管理一处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文化和旅游市场“6+4”一体化综合监管工作进展情况以及“一业一单”的格式、标准等内容。与会人员围绕文化和旅游市场的五种业态,结合本单位职能任务,分别作了发言,并对“一业一册”“一业一单”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交流。

最后,周卫民一级巡视员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各部门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我们将进行认真研究加以吸纳。

周卫民讲了4点意见:一是要正确理解政府的市场监管。国家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和简政放权,就是要对市场最大限度地放、更加有效地管、更加精准地服,目的是放出市场活力、管出市场公平、促进社会安全,意味着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无论是否有行政审批权和行政处罚权,都要加强对行业和市场监管,绝不能因为本部门没有审批权和处罚权,就对行业和市场不予监管或放弃监管。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即: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执法(处罚),就是要抓好三大核心关键要害,即政府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就是要管好三件大事,简称“三个确保”:确保行业安全、确保行业合规经营与公平竞争、确保行业服务质量提升,高度概括就是三个关键词:安全、合规、质量。

二是要精准把握法律法规和政策。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国家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除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行业、重点领域外,市场监管领域的行政检查应当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事项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的方式进行。针对同一检查对象的多个检查事项,应当尽可能合并或者纳入跨部门联合抽查范围。对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行业、重点领域,依法依规实行全覆盖的重点监管,并严格规范重点监管的程序。这是政府各相关部门做好文旅市场事中监管的重要遵循。

三是要加快推进“6+4”监管模式。市文旅局制定完善了《关于加快推进创新和加强文旅市场事中监管构建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的工作方案》,健全了组织领导架构,初步搭建了“6+4”监管模式的“四梁八柱”,已建立了6项制度即风险监管制度、信用监管制度、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协同监管制度、科技监管制度、共治监管制度等;基本完成了4个场景任务,即完成了“一业一册”,正在制定“一业一单”,尝试了“一业一查”,正在完善“一业一评”。

四是要不断完善文旅市场监管新机制。市文旅局2018年底成立以来,为营造导向正确、公平竞争、诚信守法、合规经营、优质服务、繁荣有序、安全发展的文旅市场秩序,确保文旅领域“五个安全”即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生产安全、疫情防控安全,市文旅局不断探索和健全完善了红线手段、基本手段、补充手段、底线手段、基础手段、灵活手段即“六个手段”的监管新机制,也就是:以确保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的内容监管为文旅市场监管的红线手段,以“双随机”检查监管为基本手段,以基于领导批示、上级交办转办、投诉举报、大数据监测、网络监控、舆情热点、媒体曝光的重点监管为补充手段,以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的现场安全生产监管为底线手段,以“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为基础手段,以包容审慎监管为灵活手段的文旅市场新的监管机制,目前已形成了企业主责、行业自律、第三方评估(安全风险隐患检查评估、行业暗访检查评估等)、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文旅市场共治监管格局,我们要落实好“6+4”监管模式,不断完善文旅市场监管新机制,使文旅市场监管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大力促进首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安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