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荐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并永久收藏

近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收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寄来的一批非遗代表性项目作品的收藏证书。我局推荐的剪纸、核雕、皮影制作技艺4件非遗作品参加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并收藏,2件景泰蓝制作技艺非遗作品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永久收藏。

这些作品分别出自于北京的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中青年骨干以及郊区农民之手,内容涉及剪纸、核雕、皮影、景泰蓝制作技艺4个非遗项目,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反映了首都厚重的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展示了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文化的繁荣发展。

核雕作品《北大红楼》《红船》,运用浅、高浮雕的工艺精雕细琢,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地——北大红楼棱角分明的建筑层次,以及红船“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1.jpg

核雕作品《北大红楼》


2.jpg

核雕作品《红船》


皮影组雕作品《大宅门》,展示了中医药世家同仁堂为中国共产党在北平开展地下工作保存经费的红色历史和坚守非遗技艺的家国情怀。


3.jpg

皮影组雕作品《大宅门》


剪纸作品《祖国山河美,迷尚密云情》,以“新农村·新气象·新变化·大丰收”为主题,结合长城、粮仓、舞龙和霸王鞭等元素,反映京郊绿水青山和乡村振兴的幸福生活。


4.jpg

剪纸作品《祖国山河美,迷尚密云情》


景泰蓝制作技艺是最具北京特色的传统工艺,曾经濒临失传,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得到抢救保护和发展壮大,在出口创汇、国事外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入藏景泰蓝作品《宫灯葫芦》造型精妙、雍容大度,彰显出典雅的艺术气息,寓意平安吉祥、国富民安,曾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展示活动中惊艳亮相;景泰蓝作品《长城瓶》象征祖国万里江山坚不可摧,传递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守卫家园、筑梦和平的美好愿景。


7.jpg

景泰蓝作品《宫灯葫芦》


8.jpg

景泰蓝作品《长城瓶》


北京优秀非遗作品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并被永久收藏,将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为平台,展现北京非遗精湛技艺和非遗保护工作的蓬勃发展,在弘扬红色文化、古都文化、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方面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其征集、创作过程也是文旅领域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