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 [发文机构]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 [有效性] 现行有效
  •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 [成文日期] 2023-02-24
  • [发布日期] 2023-03-21
  • [发文字号] 京文旅发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文化和旅游行业风险监管工作制度(暂行)》的通知


    京文旅发〔2023〕21号

    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各区文化和旅游局、经开区宣传文化部:

    现将《北京市文化和旅游行业风险监管工作制度(暂行)》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2月24日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行业风险监管工作制度(暂行)

    为推进北京市文化和旅游行业风险监管,进一步创新和加强事中监管工作,提高监管效能,按照《北京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北京市创新和加强事中监管构建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工作方案》《北京市关于加强风险分类管理提升监管效能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本市文化和旅游行业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北京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创新和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过程监管,构建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全面推进我市文化和旅游行业风险分类管理工作。

    树立以风险防控为核心的监管理念,构建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和防范全流程动态风险管理机制,形成事前审批、事中事后监管连贯统一的风险管理。按照我市监管实际和行业特点,科学构建风险分类指标体系,根据风险分类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有效配置监管资源和力量,提升监管效能,实现精准监管、高效监管和智慧监管。

    二、统筹推进四级风险分类

    根据文化和旅游市场实际,综合考虑行业特点、规模、区域位置等客观因素,按照四级风险分类等级,制定风险分类标准和风险管理规范。

    (一)构建行业风险分类指标体系。依据风险监管和监测采集的信息,围绕客观因素构建风险指标体系,从经营风险、管理风险、服务风险三个维度制定风险分类指标体系,确定分类方法,实施风险监管。风险分类指标项实行动态管理,将持续优化迭代。风险分类指标项参考如下,并根据不同监管对象采用不同的风险分类指标项组合:

    风险分类指标项

    风险分类指标项

    注:指标属性说明(参考《北京市通用型企业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及说明》第一版)。

    (1)正向指标,指标值越大风险越低。例如:员工数量,一般而言,企业员工数量越多企业越稳定,风险概率越小。

    (2)负向指标,指标值越大风险越高。例如:企业年服务人数,研判企业风险时,此指标数据越高,代表企业风险概率越大。

    (3)适度指标,指标值过大或过小均存在风险。例如:企业注册资本,过大或者过小都可能存在风险。

    (4)类别指标,指标所属类别不同风险也不同。例如:经营出境业务和国内旅游业务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需要根据不同项目进行风险赋分。

    指标属性分类是基于样本数据测算的结果,可根据实际数据情况进行调整。

    (二)计算监管对象风险分类评价结果。文化和旅游行业风险分类采用百分制评分,分别确定监管对象指标项和各指标项的分值权重,按照风险的高低设置不同分值,确定各指标项的得分后,求和得到行业风险分类得分结果。按《北京市关于加强风险分类管理提升监管效能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北京市通用型企业风险分类指标和评分标准,按行业风险分类得分结果赋权重80%,通用型企业风险得分结果赋权重20%予以折算,作为监管对象的最终风险分类得分结果。

    (三)确定风险等级判定标准。按照风险分类管理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参考《北京市关于加强风险分类管理提升监管效能的实施意见》,定量得出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风险等级。对监管对象风险等级划分为四个等级,按照由低到高,分为低风险(A类),一般风险(B类),较高风险(C类)和高风险(D类)。风险等级的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风险等级

     三、实施风险管理

    (一)加强风险预防和化解。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开展风险分类,建立四级风险对象名单库并动态调整,推动相关市场主体自觉加强风险预防和化解。

    (二)实施分级分类监管。结合风险级别和信用状况,市、区文化和旅游局以及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实施基于“风险+信用”的四级分级分类监管,建立四级检查市场主体名单库,实施差异化精准监管。针对不同风险级别的监管对象,合理确定检查比例、频次。对风险低、信用好的市场主体,降低检查比例和频次,精简检查内容;对风险高、信用差的市场主体,提高检查比例和频次,严格实施检查。

    (三)实行风险控制和处置。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制定风险防范、控制和处置措施,将风险分类管理与行业风险预警、防控有效结合,推动行业风险综合研判和风险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