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平安有序 文旅市场强势复苏

怀柔区2020年“国庆、中秋”假日文化和旅游工作总结


2020年国庆、中秋“两节”叠加,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最长假期,恰逢秋高气爽的旅游黄金季节,市民出游需求旺盛。为统筹做好假日旅游常态化精准防控、安全服务保障和文旅行业复工复产复业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文化和旅游局的精心指导下,区文化和旅游局坚持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并重、服务保障与文旅活动兼顾,进一步强化防控疏导、检查督导和宣传引导,干部职工落实“干部在岗,群众过节”要求,文旅消费市场呈明显恢复态势,总体实现了“安全、有序、优质、高效、繁荣、文明”的工作目标。

一、基本情况

 (一)旅游接待情况

10月1日至8日,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00.36万人次,恢复到去年同期的71.57%(去年假期7天),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恢复到去年同期的61.72%。其中,纳入监测的19家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9.61万人次,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302.66万元;星级饭店及大型住宿业累计接待旅客1.52万人次,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306.34万元;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户)累计接待游客59.23万人次,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257.94万元。

(二)执法检查情况

10月1日至8日,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公安分局、消防救援支队、交通局、卫健委、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管局、城管执法局累计出动各类执法检查人员2104人次,执法检查车辆734台次,检查企业1703家次。其中,区文化和旅游局累计检查旅游景区13家次、宾馆饭店7家次、文化市场经营单位52家次,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户)29户次、文物场所22家次、区级公共文化设施11家次,累计发现安全生产隐患1项,完成隐患整改1项,作出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类提示237项。

(三)诉求处理情况
  假日期间,区文化和旅游局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在岗带班值守及安全检查“双排班”制度,及时妥善处理各类诉求。共受理诉求38件,其中,12345接诉即办热线诉求35件,电话诉求3件;已办理完毕32件,其中,涉旅诉求30件,涉及A级旅游景区8家;其余6件在时限范围内办理中。全区未发生重大旅游投诉事件。

二、主要特点

  (一)文旅消费市场迅速回暖

2020年“国庆中秋”假期,平均每日接待游客12.55万人次,恢复到去年同期的62.66%。平均每人次消费128.54元,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6.1%。相比今年的“五一”假期,每日接待游客数量及每人次消费金额分别提高了53.61%和9.27%。结合假日特点,我区各大景区纷纷推出文旅融合的新产品,精心营造浓厚的国庆氛围,让游客领略文化之美,感受更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更厚重的爱国情怀,品质游、深度游、休闲游成为市民游客来怀的共同趋势。市民游客出游热情高涨,被疫情压抑已久的消费需求得到集中释放,文旅市场被充分激活,复苏步伐加快。

(二)乡村旅游人气火爆备受青睐

2020年“国庆中秋”假期,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户)累计接待游客59.23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7.4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较今年“五一”期间增长48%,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257.94万元,日均营业收入1157.24万元,日均营业收入较今年“五一”期间增长60.84%。其中,渤海镇、雁栖镇等镇乡精品民宿一房难求,明明山居、岑舍、老木匠等精品民宿假日预订提前1个月售罄、入住率高达100%,全区345家精品民宿入住率普遍保持95%以上。据对部分入住精品民宿游客的调查统计显示,来怀客源市场主要以北京市民为主,占比94.34%;游客趋于年轻化和成熟化,31岁至40岁游客占比62.26%,16岁至30岁和41岁至60岁游客各占比18.87%;游客学历、收入均较高,以公司职员、自由职业者和企业高管为主要客群,本科以上学历占比59%,成为怀柔民宿体验者当中的主力军,月收入在5000-10000元的游客占比49.06%,10000-20000元及以上的游客占比38%,公司职员占比41.51%,企业高管占比9.43%,自由职业者占比33.96%;怀柔优美的环境和高品质的民宿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因环境优美选择怀柔民宿的游客占比50.94%,因民宿品质高选择怀柔民宿的游客占比32.08%,体现了游客更愿意亲近自然并选择性价比高的住宿产品,消费需求更趋于理性化;网络途径和口碑效应是我区民宿重要推广途径,网络传播占比49.06%,朋友推荐占比43.4%,口碑的树立,成为怀柔民宿未来品质发展提升和品牌宣传的重要依据;自驾游成为游客出行的主要方式,且与朋友、家庭出游占主导,选择自驾游的占比98.11%,与朋友出游占比30.19%,家庭出游占比66%。

(三)传统景区发力夜间游解锁新玩法

结合假日旅游特点,各旅游景区纷纷设计推出了更多能够展现怀柔文化特色和季节性特点的文旅线路、产品和节庆活动,丰富和满足市民游客的消费新需求。雁栖湖景区免费夜航的同时,解锁“环湖游、上岛游”新玩法,推出老北京仿古“铛铛车”及双层豪华巴士,让游客亲临APEC和“一带一路”峰会主会场,重走“元首之路”;生存岛景区创新打造7D光影乐园,融合阿凡达生命之树、北极光等时下网红爆点灯光场景,开启夜间旅游、特色美食、唯美音乐之旅,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喇叭沟原始森林推出“登山赏红叶、免费看演出、夜宿夏凉宫”主题,让游客乐不思蜀。假日期间,除慕田峪景区游客减少外,其他主要景区游客同比明显超去年。雁栖湖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4万人次,同比增长3.23%;红螺寺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84万人次,同比增长22.43%;青龙峡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28万人次,同比增长40.33%;水长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95万人次,同比增长51.92%。

(四)精彩文旅活动彰显融合魅力

假日期间,我区以“一主三分多亮点”为主线,共推出12项110场文化旅游活动,参与市民群众约14.3万人次。“雁栖湖中秋游园会”让游客近距离享受中西乐器演奏、古典歌舞表演、科普实验秀和非遗体验展示等文化大餐;“芦庄村24节气文化旅游节”可以现场体验传统拓片、烫画葫芦等传统民俗活动和汉服礼仪、民族歌舞等文化乐趣;“雁栖湖交响音乐会”邀请北京交响乐团现场呈现高阵容、高规格音乐华筵;“生存岛浪漫之旅文化节”推出夜场灯光秀打造梦幻视觉盛宴。同时,水长城“板栗文化节”、红螺寺祈福纳祥活动、青龙峡“金秋游园会”、喇叭沟原始森林“红叶节”等各类精彩文旅活动贯穿始终。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共举办中秋诗词线上展览、传统文化知识答题等各类文化活动26场,参与活动3555人次。全区各类主题游园、美食体验、文艺演出等精品活动层出不穷,吸引大量游客驻足参与,广受来怀游客好评。

(五)文明健康旅游蔚然成风

区文化和旅游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倡文明旅游和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游客服务中心、提示牌、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平台,主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预约旅游、厉行节约等宣传引导。假日期间,广大游客能够自觉遵守旅游活动中的疫情防护要求,积极践行“光盘行动”,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景区、热点非景区、网红打卡地周边垃圾乱投放现象明显改善,共同营造了安全、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

(六)主流媒体集中宣传热度不减

假日期间,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商报、农民日报、北京头条、北京工人、千龙网、产新网、北京新闻、北京您早、都市晚高峰、特别关注等媒体共刊发介绍怀柔文旅活动稿件20余篇,分别报道了《游园、美食、文艺演出……怀柔110场文化活动庆双节》,介绍怀柔区中秋、十一各项文旅活动开展情况;《怀柔区芦庄村民游客同过中秋》,介绍了中秋民俗活动暨24节气文化旅游节相关情况;《雁栖湖畔奏响我爱你中国》,介绍了雁栖湖国庆专场音乐会相关情况;《怀密线开通 日均千余名游客来怀“打卡”》,介绍了怀密线开通后,游客来怀旅游有了更多线路选择;《家国同庆 其乐融融》,介绍了雁栖湖国庆专场音乐会相关情况;《怀柔有片600亩的立体花海美如童话世界》,介绍了怀柔区最大的连片花海、面积约600亩的圣泉花海正在桥梓镇口头村绚烂绽放;《北京小“塞罕坝”,“十一”假期招来10万游客》,介绍了怀柔区喇叭沟原始森林公园相关情况等。

(七)全区假日旅游安全平稳有序

假日期间,区文化和旅游局注重把握假日“双节”叠加、疫情防控、集中出游、时代风尚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组织领导,细化职责分工,以“七组一办”机制推进假日期间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坚持“安全、平稳、限量、预约、错峰”的方针,严格常态化精准防控,按照最大承载量的75%开放旅游景区,加强统筹协调和产品供给,狠抓安全生产检查和市场监管,围绕怀密线做好轨道交通大客流旅游咨询,全区假日旅游市场安全平稳有序。为深刻吸取山西太原“10·1”火灾事故教训,区文化和旅游局第一时间下发通知,对各属地政府、文化和旅游行业经营主体提出明确要求,督促“四方责任”落实;紧紧围绕景区民宿、文化娱乐场所、大型节庆活动等“三类重点场所”,重点对旅游景区游船、缆车、索道等游客运载工具,带有危险性的登山、蹦极等旅游项目,大型游乐设施和安全疏散、消防设施、用火用电等重点环节开展安全检查,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对慕田峪、雁栖湖等重点景区派驻安全巡检员全天监督检查,在青龙峡景区开展防火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确保国庆、中秋成为健康、安心、舒心、有序、回暖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