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战线离退休干部充分发挥正能量作用,为抗击疫情和社会治理做出贡献

2020年以来,市文旅局机关和局属各单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市委宣传部的工作部署,按照局党组和局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高度重视做好全局系统离退休干部,工作紧紧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展各项离退休干部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坚决维护全局离退休干部的身体健康和思想稳定。

自今年年初以来,全局各单位积极引导全局老同志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结合文旅特点,发挥作用,服务大局,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贡献。有的老同志为街道社区编写《社区防控三字经》,为街道文化服务中心策划举办网上“战疫情艺术课堂”并讲课;有的通过绘画、书法、歌曲、快板等艺术形式创作抗疫作品;有的为小学生编写疫情防控知识视频;有的利用自身医护专长在疫情期间坚持为养老院老人服务。局机关和局属单位的很多离退休干部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并刊发。北京京剧院表演艺术家、谭门第六代传人谭孝曾率剧院青年演员共同录制了原创京歌《战疫情》。

北京京剧院的老艺术家们时刻牢记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创作充满正能量、鼓舞人心的各类作品,用各自的方式投入到抗击疫情中来。著名表演艺术家、全国政协京昆室副主任、谭门第六代传人谭孝曾第一时间撰写散文《抗击疫情,祖国加油》,在疫情形势严峻时刻冒着风险率领青年演员录制京歌《战疫情》,向战斗在线的英勇无畏的“战疫”英雄致敬。原北京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崔琦先生与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籍薇女士在大年初一共同创作了梅花大鼓《天使颂》,为白衣天使壮行;京剧表演艺术家陈俊杰改编京剧演唱《大中国定能够战凶顽》,离休干部吴宗林创作抗新冠状病毒藏头诗,都以不同形式表达了对祖国战“疫”必胜的信心与决心。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北京京剧院谭孝曾、阎桂祥、徐春兰、朱绍玉、王新纪等老艺术家、老专家,克服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积极投身剧院新编现代戏《许云峰》、《李大钊》的创排任务,为剧院的艺术生产持续发挥余热,以实际行动传帮带,引领青年专业人才健康成长。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老院长王鸣铎在疫情期间创作歌曲《咱们是党员》、《长江话别》都收录在学习强国平台,激励广大党员各尽所能,抗击疫情,同时向英雄致敬,欢迎英雄平安归来。80岁退休党员王玉海老师在疫情期间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京剧曲牌《朝天子》、《小上楼》填词,致敬广大医务工作者。学院宿舍楼党支部书记、原学院副院长李连仲老师,特意赋诗一首《期待胜利拥抱春天》,以表达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的必胜信心。

首都图书馆老党员郭俊坚持为养老院的老人作医疗服务,疫情期间郭俊所在的养老院属于重点防控单位,120位老人是新冠易感人群,自1月24日起实行全封闭管理。郭俊带领的医疗团队,及时抢救了一名肺炎老人。6个多月郭俊一直没能回家一天。从冬天到夏天,她的换季衣服都是爱人送到养老院大门口的。

长期以来,局属各单位的老党员先锋队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首都图书馆“夕阳正红”志愿服务队,用老干部们的专业知识,积极参与首图的“互阅书香”“国学讲座”和“手语培训”等各项志愿服务项目,很多老同志除了积极参加本馆的志愿服务活动,还热心于服务社会,为增进社会和谐贡献了力量。支部副书记李诚为首都城市规划建设出谋划策,宣传推广运河文化等。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2013年成立关工委,曾被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系统评为“北京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北京电视台《晚晴》栏目报导过学院关工委李卓群老师帮扶问题学生的事迹,这名学生经过几年的帮扶,今年被中央戏剧学院录取。学院关工委的老党员发挥余热,无偿、自愿参加关工委队伍,配合院党委参与学生党建和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说是学院老干部中一支特殊的志愿者队伍。滴光热,服从服务于疫情防控大局。

各单位离退休党组织和老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认真组织开展“敢为先锋、筑梦有我”主题党日活动,精心策划系列主题活动,确保工作落实落地。

“七一”期间,市文旅局机关和北京京剧院等单位纷纷组织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机关第一离退休干部党总支书记卢铁栋同志深情地回忆了自己工作、入党以来的点点滴滴和自己的入党介绍人,他说,我们的党将近一个世纪征战无数,初心不忘,历久弥新。自从举起右手面对党旗宣誓,我就下定决心一辈子跟党走,做党和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我将永远铭记:作为共产党员,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是人民的公仆。原市旅游局局长于长江同志赋诗一首《九九抒怀》:看中共,上下一心,九千万党员,齐心協力赴前敌!全民大阻击,举世瞩目胜利。问世界,能有几?赢得一片净天地。试金石,擦亮眼,莫犹疑,全心全意跟党旗。看明日,百年时,金鸣昂首高啼:辉煌曲!

北京京剧院向全体离退休党员发起“我向党表心声”活动。老党员积极响应,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以京剧红色经典唱段、书画创作、藏头诗、器乐演奏等多种方式为党庆生。中共党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葆秀老师,是京剧《孔繁森》老阿妈的饰演者,“七·一”她深情演唱剧中“原来这救命的菩萨是共产党”片段表达对党的无限热爱;离休干部吴宗林以青松和寿桃为素材即兴创作“寿”字书画,并创作藏头诗一首为党庆生,祝福党的旗帜永传万代;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华鸾老师在“七·一”当天,激情演唱京剧《江姐》中江姐英勇就义前发出的“将生命献给党我无比自豪”的经典片段,等等。充分表达了京剧人一颗红心永向党、不忘初心跟党走的坚定决心!北京京剧院充分挖掘利用网上红色资源开展线上参观活动。在7月7日“七七事件”83周年之际,人力资源部为老同志推送了“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数字展馆,“带领”老同志云上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号召老同志积极在线点赞发声,抒发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共有300余人参观了博物馆,有的老同志表示疫情形势好转了一定实地去参观一下,不少老同志对“天下兴亡,匹天有责的爱国精神!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的抗战精神进行点赞。

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发扬“担当赛道”精神,让党建引领离退休工作深入开展,让组织关怀更有温度,激发老同志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北京京剧院深入思考,精心策划了让老同志当主角发声、剧院全力配合保障,以“助力疫情防控,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以发挥离退休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引领,以“疫情防控我有责、垃圾分类我带头、社区建设我当先”为主要内容的倡议活动。引导老同志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心,立足社区小区为首都建设增添正能量。对积极参与倡议活动的老同志发放“防疫卫生健康包”以资鼓励,剧院为此精心选购了一次性口罩、分类垃圾袋和防暑降温品,分装成500份防疫卫生健康包。北京京剧院的倡议活动得到老同志们的积极响应,先后有近300名老同志现场参加倡议活动。著名京剧艺术家、98岁高龄的迟金声先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崇善、关静兰、黄德华、陈志清、赵葆秀,谭孝曾和阎桂祥夫妇,著名琴师燕守平、著名鼓师金惠武及多位退休党员、骨干等,纷纷以拍摄视频的方式发声,向全社会倡议“助力疫情防控,共建美好家园”。更多老同志们在微信群里纷纷晒出自己签名的《倡议书》,表达对倡议内容的大力支持。还有老同志发来参加社区防疫值班,进行垃圾分类投放,自觉遵守小区防疫检查的图片或视频,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 共建美好家园”。

通过抗击疫情的战斗,文旅战线的老同志们进一步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北京京剧院退休老艺术家谭孝曾同志是谭门第六代传人,著名谭派艺术家,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全国政协京昆室副主任。受党的事业感召,特别是看到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已迈入古稀之年的谭孝曾同志多次向剧院党委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并于2019年7月1日党的生日这一天,郑重向剧院党委提交了书面入党申请书。鉴于谭孝曾同志的入党决心、艺术贡献,经剧院党委研究,确定其为入党积极分子,并指定院直党支部对他进行考察培养。一年来,谭孝曾同志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在今年疫情期间,谭孝曾同志积极利用自身影响力,通过录制祝福视频,发表《抗击疫情、祖国加油》文章,身体力行,录制并演唱《战疫情》MV、参加“心系湖北、声援武汉”义演等,为前线的医护战士、为广大同胞加油打气,体现了一名人民艺术家的责任担当。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谭孝曾及夫人阎桂祥老师克服疫情风险和炎炎夏日,积极投身《许云峰》的创排工作,以严格的自我要求为青年演职员做出表率,为剧组圆满完成创排任务起到了重要作用。剧院对其进行了培训,已经确定该同志为党员发展对象。

今年以来,全局系统的离退休同志们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疫情期间全局离退休干部积极踊跃为疫情捐款近16万元,老同志有800多人次参加了执勤等社区防控工作。很多老同志积极响应号召,投身社区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两件“关键小事’中去,截至目前,局属机关和各单位共有350余名老同志签订了垃圾分类责任书,60余名老同志参加了社区桶前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