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端午假日旅游安全、平稳、有序

端午假日是北京市应急响应等级上调后的第一个假日,市文化和旅游局严格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总体要求和“防控不放松、疫情不反弹、群众过好节”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疫情防控为先,坚持“限量、预约、错峰”,引导市民审慎出游。各区、各部门密切配合,严守防控和安全底线,强化市场综合监管,实施动态调控,狠抓细节落实,全市端午假日旅游总体运转安全、健康、平稳、有序,做到了无涉旅安全生产事故、无景区大人流集聚、无涉旅突发疫情、无假日旅游投诉、无涉旅重大负面舆情,实现了疫情防控安心,市民出游放心,旅游服务贴心,节日旅游舒心。

端午节假期,全市重点监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35万人次,恢复到去年同期的23.2%;营业收入7240.2万元,恢复到去年同期的24.1%。入园人数占日最大承载量的8%-10%左右,其中,5A级景区人流量占日最大承载量的10%-15%之间,4A级景区人流量占日最大承载量的5%-8%之间。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3.3万人次,营业收入1691.2万元。

旅游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全市现有238家等级景区,已开放149家,开放占比63%;全市402家星级酒店,营业318家,营业占比79%;全市7288家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户),营业2619家,营业占比36%。

今年的端午节假日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各级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端午假日旅游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日研究调度、主管市领导实地督导检查。各区、各部门、各旅游企业严格落实“属地全面管理责任”“安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旅游部门与应急、公安、交通、气象等部门加强联系,建立健全会商研判机制、信息通报机制、预报预警发布机制,形成了联防联控工作格局。各部门综合运用督查、巡查、检查等方式,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管控和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等各项工作。假日期间共对近400家次等级景区和800余家次星级、非星级酒店疫情防控和安全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全市各部门、各区针对旅游市场秩序日均出动执法人员约600人次,对23家次5A级景区和104家次4A级景区进行了巡查,有力保障了假日旅游总体安全。

二是严守安全底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汛期旅游安全工作。端午节假日正处于北京汛期,结合天气预警,开展了防汛安全大检查,向各区及全市238家等级景区、3016家旅行社、7288家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户)部署了防汛工作,并向社会发布了安全提示。市区两级文旅部门对64家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类景区、106家普通涉山涉水类景区加强了巡查监控。假日期间,针对冰雹、强降雨等极端天气,第一时间赴石景山游乐园、八大处公园等景区开展了汛期旅游安全与疫情防控落实专项督查检查。督促旅游经营单位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防汛物资储备、灾害应急响应、突发事件处理和安全宣传引导等工作,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实施精准监管。畅通指挥系统,坚持线上调度和线下检查相结合,实施精准监管。端午节假日期间,在加大线下检查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线上调度。依托景区人流量监测平台、景区实时图像监控平台等对景区进行了实时调度,督促景区落实主体责任,并对景区等重点旅游场所开展了线上巡查。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实现了线上监测预警、线下实时调度,线上信息采集、线下精准服务,线上统筹布局、线下精准引流。通过运用大数据监测分析,动态掌握了景区人流承载量,依托分时预约、有序引导,端午节假日期间,全市开放景区没有出现人员集聚。

四是提升治理能力。坚持“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不断提升景区开放常态化、长效化的治理能力和水平。端午节假日期间,全市公园、景区、图书馆、博物馆严格按照30%限量执行,并通过实施分时预约和承载量精细化管理,严防景区客流超载和大人流聚集。假日期间收费管理的开放景区100%实现了门票预约。“出游必预约,未预约不旅游”已经成为游客普遍接受的理念。

五是加大宣传引导。端午节期间,加大了宣传引导力度,积极引导市民谨慎出行,不扎堆、不聚集,做好个人防护。加强了文明引导,积极倡导践行“无痕无废”文明健康旅游。积极挖掘市民旅游消费潜力,引导市民安全有序游京郊,假日期间乡村精品民宿深受游客喜爱,182家乡村精品民宿假日平均入住率为62%。

针对北京市疫情防控出现的新变化,市文化和旅游局将进一步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完善旅游安全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预约管理和景区数字化建设,在总结端午假日旅游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为市民暑期出游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