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总结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一年。面对机构改革的繁重任务、文旅融合的重大机遇以及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交织叠加的诸多挑战,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艺术创作持续繁荣,市场管理规范有序,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文化和旅游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

切实强化理论武装。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等,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党组示范带头作用,2019年,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共组织集体学习36次。采取专家授课、培训轮训等形式,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等内容,形成学思践悟的良好氛围。不断丰富形式,观看电影《决胜时刻》,组织参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等,进一步增强学习效果。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坚持主题教育与实际工作两手抓两促进,推动主题教育有力有序、从严从实、扎实开展。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学习、跟进学习、重点研讨交流、专题学习等,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聚焦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全国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局党组确定11个调研主题,开展调研167次,发现各类具体问题60项,现场解决36项,挂账督办持续推进24项。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四个讲清”讲好专题党课。按照“四个对照”“四个找一找”要求,认真检视反思,列出检视问题清单。切实推进整改落实,坚持把“改”字贯穿始终,调查研究挂账督办问题、检视问题等所有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在全局系统共同努力下,局主题教育取得明显成效,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强化了党规党纪意识,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按时保质推进机构改革。深刻并准确把握中央和市委关于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围绕打造优化协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抓落实,突出转变职能这一重要任务,蹄疾步稳推进机构改革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优化机构职能,高标准制定“三定”规定。强化责任担当,深入细致做好人员调配和转隶工作,实现机关运转无缝对接。加强制度保障,积极稳妥做好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加强思想引导,深入开展交心谈心、做深做细做实思想政治工作。严明纪律规矩,把深化机构改革作为践行“四个意识”、落实“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作为确保党中央和市委政令畅通的实际行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机构改革重大政治任务。

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完成22个机关党支部和2个离退休干部党总支的选举工作。成功召开局机关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机关委员会和机关纪律检查委员会。成功召开第一届工会成立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抓好党员“双报到”工作,做好派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结对帮扶工作。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全年共发展党员9名。组织近90名党务干部、纪检干部参加系统党务干部培训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认真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进一步推动干部队伍锻造过硬素质、过硬本领、过硬作风。坚持党建带群建,局参赛公务情景剧《我懂得》获得北京市机关第四届青年技能大赛二等奖。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成立局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部署会,层层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组织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落实到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党组成员带头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带头为分管领域党员干部讲课,对局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制定印发《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管理办法与实施方案》,将意识形态工作融入到文化和旅游各项业务工作中。认真落实重大活动期间网络安全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零报告”制度,完成每日舆情、重点舆情收集监测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微腐败风险,推动局系统党风政风持续向好。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召开全局系统警示教育大会,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意识。组织局系统处以上领导干部到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官德文化展”,安排机关公务员和局属单位班子成员全程旁听1起职务犯罪案件的审理过程,以身边事教育警醒身边人。完善6项内控制度机制,加大大额资金项目监管力度。

二、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主线,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出色出彩

在党中央、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文化和旅游局全面投入联欢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市庆祝活动领导小组的决策指示和联欢活动指挥部的部署安排,按照“精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的要求,一切为了演出、一切保障演出、一切服务演出,历时10个月为全国人民和全世界奉献一场世界一流、历史最好的文化精品,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极大激发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极大凝聚起了团结奋斗的力量。

围绕“普天同庆,共筑中国梦”主题,按照“自由、生动、欢愉、活泼”要求,精心组织国庆游园活动。10月2日,在全市10个重点公园开展30场专业文艺演出和20场快闪活动、20场专业体育表演,16处群众文化互动、62项体育互动,12处群众性文艺演出,吸引观众近20万人。演出精彩纷呈,现场气氛热烈,充分展示祖国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的美好场景。

坚持服务国家和全市工作大局,我局选派73名干部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完成任务出色,成效显著。局系统艺术处、大型活动处、财务审计处、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5个单位和36名同志,相关区的13个单位和165名同志分别被表彰为北京市筹备和服务保障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同时,圆满完成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保障工作。高标准服务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圆满完成开幕式及闭幕式接待服务、文艺演出及中国馆日、北京日活动。高质量服务保障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出色完成世界篮联篮球世界杯开幕式及服务保障工作,赢得一致好评和广泛赞誉。

三、坚持改革创新,文化和旅游发展活力有效激发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关于推进北京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意见》。作为全国首个在省级层面出台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总揽性规范性文件的城市,《意见》的推出将进一步推动北京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构建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满足市民和旅游者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助力全国文化中心与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建设。牵头成立国际文化节庆活动专项工作小组,建立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全市国际文化节庆活动的各项工作。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首都图书馆、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理事会成立。积极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加快推进全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建设,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石景山、大兴、平谷7个区已实现街道(乡镇)公共图书馆“一卡通”全覆盖。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完成申报材料精简工作,申报材料减少60%以上,行政许可事项总体办理时限压缩比例达到56.7%。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我局共有46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网上可办率达到95%以上。研究编制文化旅游领域开放改革三年行动计划,逐步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各项措施落地。推进落实市级重点企业“服务包”相关事项,梳理形成5条文化和旅游领域市级“服务包”重点企业遴选标准。

四、创推精品,首都文艺舞台异彩纷呈

2019年北京演出市场共演出22823场,观众人数达1040万人次,票房收入为17.44亿元。

舞台艺术精品成绩斐然。原创民族舞剧《天路》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中国舞台艺术最高奖——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北京市赢得文华大奖三连冠。曲艺作品《赤子归心》脱颖而出,荣获中国群众文艺创作最高奖——第十八届群星奖。话剧《抉择》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剧本扶持工程名单。中国评剧院演员王平荣获第十六届文华表演奖。北方昆曲剧院演员顾卫英荣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艺术创作持续繁荣。不断健全完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工作机制,先后在延庆区张山营、通州区西集镇、大兴区瀛海镇建立主题实践活动创作采风基地。市属文艺院团精心创作,北京交响乐团、中国评剧院、北京民族乐团深入创作基地,推出《海坨戴雪》《蒲柳人家》《新国门畅想》等优秀作品。重点主题创作成果显著,北京京剧院完成新编京剧《郭琇洗堂》复排加工,并正式公演;完成京剧《文姬归汉》电影拍摄工作,京剧电影《风雨同仁堂》正式公映。北方昆曲剧院完成昆曲《寻亲记》《反求诸己》《精忠记》《焚香记》《望江亭》排演工作,完成昆曲《清明上河图》创排工作。北京曲剧《太平年》、交响音乐《北京大合唱》成功首演,河北梆子《花雅运河》完成剧本创作工作。

品牌展演精彩不断。举办2019年中国戏曲文化周,共汇聚65家院团23个剧种演出370余场次,接待游客19余万人次。举办“圆梦中国·春苗行动”北京优秀少儿题材剧目展演,共汇集20台优秀儿童剧演出40场。举办“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共演出20部优秀剧目40场。举办2019年北京金秋优秀剧目展演,13个剧场带来20台40场精彩演出。北京京剧院举办“辉煌岁月”经典剧目展演和“魅力春天”青年京剧演员展示展演,北京画院承办“京彩70年——绘画精品展”,受到好评。北戏少儿戏剧场、北戏书馆、《中华美德故事汇》基层巡演等活动如期开展。

艺术创作全链条式扶持成效显著。2019年,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扶持引导了一批优秀艺术作品和品牌文化活动,资助项目133个,资助资金约1.39亿元。北京剧目排练中心运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共接待102家文艺团体,158个剧目排练,在189个剧场成功上演,民营院团排练剧目数量占总数的95%以上。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运行良好,全年共演出122台201场。并支持举办2019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暨优秀民族歌剧展演,演出20部优秀作品39场;推出“一城三带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板块,集中展示8台15场优秀剧目。

五、坚持首善标准,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研究编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指导石景山区、门头沟区、西城区完成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中期督查,石景山区取得东部地区排名第二的优异成绩。首批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硬件条件不断提升,改扩建街乡综合文化中心33个,覆盖率由2016年的88%提升至100%。完成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初审验收,延庆区、怀柔区、平谷区被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举办2019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依托“歌唱北京”“舞动北京”“戏聚北京”“艺韵北京”“影像北京”“阅读北京”六大板块,全年共举办有规模、有特色的文化活动2.3万场。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点节庆日,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过万场,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公共图书配送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共配送图书230.17万册,已建成一卡通成员馆314家。广泛开展“百姓周末大舞台”“周末场演出计划”“农村文艺演出星火工程”等公益惠民演出活动,全年各区共开展公益演出1.2万余场。全市推出惠民低价票演出2575场,售出100元以下低价票52万张。向市民免费发放30万张春节庙会门票,群众满意度指数99.09%。

公共服务效能不断提升。赴回天地区开展文化服务工作,全年举办148场文艺演出,不断提升当地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全年共开展红领巾读书活动3400场,参与活动48万余人次。委托第三方公司对街道(乡镇)综合文化中心服务效能进行评估。丰富旅游进社区的服务内容,“博物馆进社区”系列活动首站在北京韩美林艺术馆举办。开展残障人士旅游便利化公益活动,推进老年旅游工作。

公共服务基础持续改善。开展旅游厕所改造和等级评定工作,全年改造旅游厕所165座、评定193座。推进智慧旅游相关工作,完善旅游公交运营服务,游客出行的便利性不断提升。创新文化旅游志愿服务工作,扩大文化旅游志愿服务站数量、规模。开展基层文化组织员培训,按照“六会”标准,培训500人,累计培训5500名。深入实施京郊旅游人才培训“百千万”工程,开设10个班次共培训1300人次。积极推进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北京市文化中心、北昆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北京画院改扩建等工程建设。

六、坚持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面加强

非遗保护法规体系建设开启新局面。《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正式出台实施,非遗立法工作圆满完成。认真贯彻落实非遗条例,制定《北京市传统工艺振兴实施意见》,推动实现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开展国家级和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检查和调整工作,核查项目保护单位323个。

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呈现新气象。开展推荐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工作,遴选出丫髻山庙会等30项推荐申报项目。完成《北京志·非物质文化遗产志》书稿60万字。推进18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出版《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5册)。编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中101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04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辞条。组织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共设置8个培训班、培训近200人,举办“我和我的祖国——传承文化根脉 共筑民族未来”非遗研培成果联展。首次组织开展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层管理干部队伍培训班,来自京津冀及内蒙古等地区的90位学员参加。

非遗展示传播取得新成效。推出全国首张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专属银联卡和首套非遗文创主题系列银联卡,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融入现代生产生活。举办“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社会反响热烈。举办第五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首次通过两岸青年交流合作北京峰会,邀请台湾相关非遗项目传承人群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开展“北京老字号·新故事”系列访谈活动,积极参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国家及兄弟省市举办的大型非遗主题活动。

七、搭建平台,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2019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收入合计11146.2亿元,同比增长8.3%。动漫游戏产业总产值约806亿元,同比增长约14%;出口额约352.52亿元,同比增长约93%。预计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总量3.20亿人次,同比增长3%;实现旅游收入6220亿元,增长5%。

文化和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制定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12项措施,进一步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启动与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一轮战略合作,为北京市文化和旅游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指导开展“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工作,东城区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创建单位。完成动漫企业年审和认定工作,35家企业通过年审。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线上线下累计观众人数达到40万人次。支持举办2019艺术北京活动,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家艺术机构参展。举办第八届“动漫北京”,发布动漫游戏产业6项团体标准,国内外200余企业推介影漫游版权。指导举办第二届中国北京演艺博览会,举行旅游演艺国际合作论坛。

产品供给持续优化。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积极开发重点旅游线路产品,全年推出特色、主题旅游线路117条。大运河11.4公里通州城市段游船正式通航,“漫步北京之中轴线南段文化探访线”规划有序推进,《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积极推进红色旅游,推出18条“清明踏青红色游”主题旅游线路,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红色旅游主题系列活动。认真开展工业旅游全面摸底调查,完成北京工业旅游整体提升的阶段性报告,设计开发12条工业旅游主题线路。继续加大对冰雪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研学旅游等旅游资源的开发推广,发布30条冬季冰雪旅游线路,举办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对接会和2019北京国际游学大会。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创新推广,继续打造“秀北京”旅游演艺品牌。持续推广“北京礼物”品牌,新认证543款北京礼物“上新”产品,其中11款获得2019中国特色旅游商品金银铜奖。

京郊旅游扎实推进。推出《北京市关于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研究编制乡村振兴传统村落旅游发展规划,推动京郊旅游转型升级。出台《京郊精品酒店建设试点工作推进方案》,推进精品酒店布局建设工作。加强京郊旅游宣传推广,进一步扩大“畅游京郊”品牌影响力。

投融资体系和平台建设成效明显。按照市区两级共有事权原则改革旅游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模式,拓展资金的使用范围。2019年度,北京旅游产业资金共支持25个项目,核定金额共计1.5亿元。正式启动京郊旅游投融资服务平台,集中推出35个重点项目,投资总额120亿元。加快推进北京旅游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截至12月挂牌文旅项目845宗,挂牌金额2589亿元;成交项目177宗,成交金额75.61亿元。积极发挥乡村旅游融资担保平台作用,全年累计担保旅游项目258个,银行放款金额20246.6万元。不断完善京郊旅游政策性保险服务体系建设,全年累计承保京郊旅游经营单位(户)4331户,累计承担风险金额约28.99亿元。

八、强化监督管理,文化和旅游市场环境平稳有序

行业监管纵深推进。依法受理审批,2019年,共计受理文化和旅游类审批事项43770个,办结43625个,办结率为99.7%。加强标准化管理,推进标准化试点建设。认真组织开展旅游行业质量提升工作,持续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双随机检查平台市区两级共生成463个检查单,完成检查任务412单。充分运用电子行程单等信息化管理手段,每日更新团队数据,圆满完成国庆活动期间旅游团队的调控引导工作。进一步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持续优化完善信用监管平台。开展全市等级景区评定和复核工作,共新评等级景区7家,取消等级景区17家。完成对12家冬奥会签约饭店的星级评定、60家绿色饭店评定工作,对全市131家四星级及以下饭店进行复核。积极开展导游员等从业人员培训和导游员技能大赛等活动,不断提升旅游行业人员专业素养。加强对咨询站的监督管理,对全市195家咨询站进行实地测评。

市场秩序日益规范。会同相关部门,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1.8万余人次、执法保障车辆12.8万台次,检查导游2.2万余人次、旅游车辆4.4万台次,全市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持续向好。进一步完善旅游投诉受理平台,建立健全“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全年共受理文旅投诉2943件,受理率99.86%,排名全国第二,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692万元,排名全国第一。严打非法“一日游”成效明显,全年受理非法“一日游”投诉39件,同比下降87%,经验做法被文化和旅游部转发。有序开展核心区旅游密度疏解工作。

安全管理明显加强。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安全制度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规定,科学建立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基础台账。持续开展文化娱乐场所和A级景区安全风险评估、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检查评估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不断深化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内容和手段,先后开展行业督导抽查、安全生产月隐患排查等行动。加强汛期安全管理,先后临时关闭景区740多家(次),疏散游客5.6万人。强化突发事件处置和应急管理工作,妥善处理“2.8”延庆区龙庆峡山体碎石坠落伤人等涉旅突发事件。开展营业性演出场所安全监管,暗访小剧场演出653场次,现场监管大型营业性演出61场。

九、深化交流合作,首都文化和旅游魅力尽显

2019年,我局共受理出访国外及港澳台地区文化交流项目123批次2976人次;引进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共45批次2488人次。

服务保障国家外交大局更加有力。为庆祝中国与波兰、中国与匈牙利建交70周年,赴波兰、匈牙利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为庆祝北京与东京缔结友好城市40周年、北京与华盛顿缔结友好城市35周年、北京与柏林缔结友好城市25周年,赴日本、美国、德国举办文化旅游交流推广活动。配合中国—中东欧首都市长论坛,赴阿尔巴尼亚举办文旅交流活动。配合外交部,圆满完成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王储访华机场迎宾任务。

品牌活动卓有成效。2019年我市共派出10个团组200余人次,赴芬兰等14个国家和地区25个城市举办“欢乐春节”活动,吸引观众近20万人次。持续开展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庚子鼠年),历届优秀设计作品首次亮相第十四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2019年,我局先后派出27个出访团组赴美国、英国、日本和印度40余个国家和地区举办“魅力北京”海外推广活动,推介北京文化和旅游资源。

文化和旅游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举办2019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赫尔辛基香山旅游峰会、2019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旅游会议等,提升联合会品牌影响力。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民心相通分论坛,与西非旅游组织签订谅解备忘录,被国家列入第二届高峰论坛成果清单。发布《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19》《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18)》《全球智慧旅游城市报告》,与全球同行业者分享研究成果。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艺术嘉年华”、首届“拉美及加勒比文化艺术嘉年华”、驻华使节艺术沙龙等活动。成功举办第二十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第二届北京入境旅游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会议、北京国际旅游节、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北京国际青年旅游季活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商务及会奖旅游展、第八届北京国际旅游商品暨旅游装备博览会、2019北京新年倒计时活动暨北京冰雪文化旅游节,获全球关注。持续打造“长城好汉”全球营销活动,共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300人报名参与。积极推进雅典中国文化中心筹建,稳步推进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基地筹建工作。

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深入推进。完成2019年度对港澳文旅交流重点项目评选和资金扶持工作,“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启用暨粤剧申遗1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等5个项目入选。赴台湾举办2019“北京文化季”,演出京剧《大宅门》,开展“书香致远 两岸共读——第五届‘阅读之城’入选图书展”等活动。做好京台旅游业界媒体及旅行商互访交流等工作。实施“香港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暑期实践活动”,增强香港青年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

十、强化协同共享,区域合作走深走实

持续深化区域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积极做好重点省市来京文旅推介协调工作,协助上海等外省市在京举办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活动40余次。应邀赴外省市参加合作交流活动,先后参加青海西宁“青海文化旅游节”等23个省(市)的文旅节会活动。深化联盟共建合作,组织共建中国冰雪旅游推广联盟(黑龙江)、京杭大运河城市旅游推广联盟(杭州)等7个区域联盟。

大力推动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召开2019年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工作会,签署《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京津冀交响乐艺术发展联盟。举办第二届“戏韵动京城--京津冀戏曲院团新春演出季”、第二届京津冀房车露营大会等活动。在第十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共同打造“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展区”。支持京北、京南试点示范区举办冰雪体验季。发布《京津冀旅游直通车服务规范》,启动京津冀自驾驿站建设与服务标准的申报与编制工作。

扎实推进对口支援。精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首都图书馆共为受援地累计捐赠书刊5.2万册、码洋141万元;组织开展文化支援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服务时长1976小时。举办第三届北京文化旅游合作促进平台大会暨“美丽兴安盟经典草原行”主题活动。继续开行赴对口支援地区旅游专列,顺利开行6列“京和号”南疆专列。加大对口地区文化旅游形象宣传。组织开展区域合作地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

十一、严格依法行政,机关行政运行高效有序

严格依法行政。加快局内建章立制工作,全面梳理规章制度文件73份。自觉接受司法监督,妥善处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严谨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市区联动大力宣传贯彻《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组织开展“4.15”国家安全教育活动、“12.4”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等,持续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做好机关管理运行工作。全年共办理119件市两会建议、提案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扎实做好应急值守、政务公开、公文运转、机要保密、信访安保、信息报送、档案整理等工作。建立健全新闻宣传工作机制,制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新闻宣传工作管理规定》。宣传成果丰硕,协调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各类媒体参与我局工作报道90余次,媒体发布、转载我局新闻近万篇(条)。开展国内宣传推介,依托广播电台、电视台、新媒体平台打造北京市文化和旅游新形象。举办《旅游》创刊40周年座谈活动。组织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编制审计整改,完成绩效评价等日常工作。扎实做好基础设施设备保障工作,出色完成餐饮服务、车场管理综合业务保障工作。印刷出版《旅游志》(2001—2010),完成《北京年鉴》等参编组撰稿工作。抓好局信息网络建设,北京旅游网综合浏览量达2.8亿,多语言网站在Alexa全球综合排名中居全国同类网站群和世界主要旅游城市官方网站首位。推动职工之家建设,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先后组织开展迎新春趣味联欢、羽毛球和乒乓球比赛等主题活动,组织参加北京市第十二届职工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积极开展帮扶送温暖工作,全年共看望慰问干部职工99人次,发放慰问金十多万元。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举办“守初心永葆忠诚、庆华诞祝福祖国”主题学习等活动。

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平稳完成机关194名公务员的人员定岗及任职工作。有序开展干部任用和交流,年内选拔任用干部30人次。积极稳妥推进干部职级套转、晋升,顺利完成机关44名处级干部、76名科级干部的职级套转工作。稳妥推进局机关公务员职级的首次晋升工作,完成局机关83名干部晋升调整。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培训处级干部、人事干部和青年干部近130人次,北京文化旅游大讲堂培训800人次。加强行业人才管理。

十二、依托区位优势,各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稳步推进

各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完善顶层设计,圆满完成区级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任务。积极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为国庆70周年营造了良好氛围。

东城区制定实施《东城区关于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西城区文商旅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46个项目顺利完成。朝阳区“首都市民音乐厅”“旅游咨询进社区”等近20个品牌活动丰富百姓文化、旅游生活。海淀区开展文旅融合发展研究,组织“头雁行动”2019年海淀文旅融合之西山研讨活动。石景山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成效明显,为基层配送活动、服务、图书数量较去年增长5倍以上。丰台区持续推出 “踏青、消夏、赏秋、冬游”四季旅游节庆活动。门头沟区统筹推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房山区打造基层主客共享的公共文化旅游设施。通州区积极推进大运河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顺义区原创精品不断涌现,《老烧锅》参演2019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昌平区落实回天计划,村社区综合文化室达标率已提升至89.1%。大兴区开展“书香大兴”全民悦读汇、梨花节等活动。平谷区举办平谷文化庙会等惠民文化活动,提升“平谷——中国书法之乡”品牌影响力。怀柔区成功举办国庆游园、第四届雁栖湖论坛等活动。密云区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十百千”工程。延庆区圆满完成世园会服务保障任务,稳步推进冬奥筹备各项工作。